慢性附睾炎(参考男科学)
慢性附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慢性附睾炎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慢性附睾炎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体格检查
触诊附睾:评估肿大、硬结、压痛
检查睾丸:排除睾丸扭转或肿瘤
评估精索:检查静脉曲张或异常
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测白细胞、细菌
尿培养:识别病原体(如大肠杆菌)
尿沉渣镜检:观察细胞和晶体
血液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评估炎症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监测炎症活动
性传播感染筛查:如衣原体、淋球菌检测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首选)
灵敏度:高,可显示附睾结构
特征表现:
附睾肿大、回声增强
血流信号增多(多普勒超声)
可能伴钙化或囊肿
CT或MRI检查
用于复杂病例:排除肿瘤或脓肿
MRI:更好软组织对比,评估炎症范围
三、进阶检查
精液分析
评估生育影响:检测精子数量和质量
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精液症
活检(金标准,但少用)
适应证:
疑似肿瘤或结核
治疗无效的慢性病例
病理评估:
炎症细胞浸润
纤维化程度
四、检查注意事项
准备要求:
尿液检查:最好取中段尿,避免污染
超声检查:无特殊空腹要求,但需排空膀胱
检查前准备:
停用抗生素(如需培养,咨询医生)
避免近期性活动(影响STI筛查)
随访建议:
急性期后:2-4周复查症状
慢性病例:每3-6个月评估一次
如有并发症:如不育,需专科随访
重点提示: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无效者,建议加做:
前列腺液检查
结核菌素试验
自身免疫抗体筛查
临床价值:
超声是诊断和随访的主要工具
尿液和血液检查帮助识别病因
活检仅在必要时用于确诊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泌尿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