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参考内科学)
膜性肾病简介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属于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之一。其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皮下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导致基底膜增厚。膜性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膜性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有关;继发性膜性肾病则与感染(如乙肝病毒)、药物(如金制剂、青霉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疾病相关。临床表现主要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即肾病综合征的表现。诊断依赖于肾活检病理检查,治疗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免疫抑制治疗等,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