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脑梗塞)
脑梗死是怎么回事?
脑梗死的主要病因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其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动脉粥样硬化
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占全部病例的约60%-70%。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于脑动脉或颈动脉,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
斑块破裂可引发血栓形成,进一步阻塞血流。
2. 心源性栓塞
占脑梗死的20%-30%,主要由心脏疾病引起。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原因,心脏内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动脉。
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也可导致血栓形成。
3. 小动脉闭塞(腔隙性梗死)
占脑梗死的15%-25%,主要影响小穿支动脉。
长期高血压导致小动脉玻璃样变和纤维素样坏死,最终闭塞。
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也是重要危险因素。
4. 其他病因
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等,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血管炎:如大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导致血管炎症和狭窄。
遗传性疾病:如CADASIL(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
外伤或医源性因素:如颈部按摩不当导致颈动脉夹层。
5. 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年龄(55岁以上风险增加)、性别(男性略高)、遗传因素。
可控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肥胖、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