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型疟疾(恶性疟,恶性疟疾,脑型疟)
脑型疟疾如何鉴别诊断?
脑型疟疾的诊断方法
脑型疟疾是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恶性疟原虫感染引起。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主要症状
高热(体温≥40°C)
意识障碍(如昏迷、谵妄)
抽搐
神经定位体征(如偏瘫、瞳孔不等大)
2. 其他症状
头痛、呕吐
贫血、黄疸
低血糖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涂片检查(金标准)
发现恶性疟原虫(环状体、配子体)。
多次检查提高检出率。
2. 快速诊断试验(RDTs)
检测疟原虫抗原(如HRP-2、pLDH)。
快速但特异性较低。
3. 其他检查
血常规:贫血、血小板减少。
生化检查:低血糖、肾功能异常。
脑脊液检查:排除其他脑炎/脑膜炎。
三、影像学检查
1. 头颅CT/MRI
排除其他颅内病变(如脑出血、脑脓肿)。
脑型疟疾可能显示脑水肿或小出血灶。
四、诊断标准
1. 确诊标准
血涂片检出恶性疟原虫。
存在意识障碍或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2. 鉴别诊断
其他脑炎(如病毒性、细菌性)。
代谢性脑病(如低血糖、肝性脑病)。
五、治疗与预后
1. 紧急治疗
静脉注射青蒿琥酯(一线药物)。
对症支持(控制抽搐、降颅压、纠正低血糖)。
2. 预后
死亡率高(20-50%)。
幸存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癫痫、认知障碍)。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血涂片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 脑型疟疾需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