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中毒(参考内科学)
镍中毒如何鉴别诊断?
镍中毒的诊断方法
镍中毒的诊断需结合 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和 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接触史评估
职业暴露:电镀、焊接、电池制造等行业工人。
环境暴露:居住在镍矿或镍加工厂附近。
生活暴露:长期佩戴含镍饰品或使用含镍器具。
二、临床表现
1. 急性镍中毒
呼吸道症状:咳嗽、呼吸困难、胸痛。
皮肤症状:接触性皮炎、瘙痒、红斑。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腹痛。
2. 慢性镍中毒
呼吸系统:慢性支气管炎、肺纤维化。
皮肤:慢性接触性皮炎、皮肤溃疡。
其他: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血镍浓度:升高(正常值 < 5 μg/L)。
肝功能:ALT、AST可能升高。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可能升高。
2. 尿液检查
尿镍浓度:升高(正常值 < 2 μg/L)。
3. 其他检查
皮肤斑贴试验:用于诊断镍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四、影像学检查
1. 胸部X线/CT
用于评估肺部病变,如肺纤维化、肺水肿。
2. 其他影像学
根据症状选择,如腹部超声评估肝肾功能。
五、诊断标准
明确接触史 + 典型临床表现 + 血/尿镍浓度升高。
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其他重金属中毒、过敏性疾病)。
六、治疗原则
脱离接触:立即停止镍暴露。
对症治疗:根据症状给予相应治疗。
螯合剂治疗:严重病例可考虑使用螯合剂(如EDTA)。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显著改善预后。
🔹 预防为主,减少镍暴露是关键。
🔹 定期监测 高危人群的血/尿镍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