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瘤(参考外科学)
脾动脉瘤是怎么回事?
脾动脉瘤的主要病因
脾动脉瘤是指脾动脉壁的局部异常扩张,其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动脉粥样硬化
是最常见的病因,占脾动脉瘤病例的50%-60%。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弹性减弱,易于形成瘤样扩张。
2.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高压时,脾脏血流增加,脾动脉压力升高,易导致动脉瘤形成。
常见于肝硬化患者。
3. 妊娠
妊娠期间激素水平变化和血容量增加,可导致脾动脉壁结构改变,增加动脉瘤风险。
多发生于多次妊娠的妇女。
4. 血管炎
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血管炎性疾病,可损伤血管壁,导致动脉瘤形成。
5. 外伤或医源性损伤
腹部外伤或手术操作可能直接损伤脾动脉,导致动脉瘤。
6. 感染
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可通过感染性栓子损害脾动脉壁,形成感染性动脉瘤。
7. 先天性因素
少数病例与先天性血管壁结构异常有关。
8. 其他
如胰腺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可能间接影响脾动脉,促发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