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烂牙,龋病,虫牙,蛀牙)
龋齿是怎么回事?
龋齿的主要病因
龋齿,俗称蛀牙,是由于牙齿表面的细菌代谢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酸长期作用于牙齿导致牙体组织破坏的一种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细菌因素
主要致病菌: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和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等。
这些细菌能够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代谢糖类产生酸性物质,导致牙齿脱矿。
2. 食物因素
高糖饮食:尤其是粘性大的甜食(如糖果、蛋糕)容易附着在牙齿上,为细菌提供充足的代谢底物。
频繁进食:增加牙齿暴露于酸性环境的机会,减少唾液的中和作用。
3. 宿主因素
牙齿排列不齐: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增加龋齿风险。
唾液分泌减少:唾液具有冲刷和中和酸性物质的作用,唾液减少(如干燥综合征)会增加龋齿发生率。
牙齿发育不良:如釉质发育不全,牙齿更容易受到酸的侵蚀。
4. 时间因素
龋齿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细菌、食物残渣和牙齿长时间接触,通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
预防措施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刷牙、使用牙线、漱口水等。
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食物的摄入,尤其是粘性甜食。
定期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龋齿,防止病情进展。
氟化物应用:使用含氟牙膏或接受专业氟化物治疗,增强牙齿抗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