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缺血性肝炎 > 诊断

缺血性肝炎(急性肝梗死)

缺血性肝炎如何鉴别诊断?

缺血性肝炎的诊断方法

缺血性肝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 急性起病,常见于有心血管疾病、休克或严重感染的患者。

  • 症状:右上腹痛、恶心、呕吐、黄疸。

  • 体征:肝肿大、压痛。


二、实验室检查

1. 肝功能检查

  • 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显著升高(通常>10倍正常值)。

  • LDH(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

  • 胆红素:轻度至中度升高。

2. 其他检查

  • 凝血功能: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 血氨:可能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1. 腹部超声

  • 可发现肝肿大,但特异性不高。

2. CT/MRI

  • 可显示肝脏密度不均,有助于排除其他肝病。

3. 肝动脉造影

  • 在怀疑肝动脉阻塞时使用,可显示血管异常。


四、诊断标准

  • 急性肝损伤(ALT/AST显著升高)。

  • 有缺血性病因(如休克、心力衰竭)。

  • 排除其他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


五、治疗原则

  • 纠正缺血原因(如治疗休克、改善心功能)。

  • 支持治疗(如保肝、纠正凝血功能)。

  • 监测肝功能,预防并发症。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可避免肝衰竭。
🔹 缺血性肝炎通常是可逆的,及时纠正缺血原因后肝功能可恢复。
🔹 长期随访,监测肝功能恢复情况。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