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诊断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如何鉴别诊断?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方法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排除其他肝病,通常在妊娠中晚期出现。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和病史

1. 典型症状

  • 皮肤瘙痒:通常从手掌和脚底开始,可遍及全身,夜间加重。

  • 黄疸:部分患者出现轻度黄疸(皮肤和巩膜黄染)。

  • 其他症状:疲劳、恶心、食欲不振,但无发热或腹痛。

2. 高危因素

  • 妊娠中晚期(通常在28周后)。

  • 多胎妊娠既往ICP病史

  • 家族史:有胆汁淤积症家族史者风险增加。


二、实验室检查

1. 肝功能检查

  • 总胆汁酸(TBA)升高:是关键指标,通常 >10 μmol/L(正常值<10 μmol/L)。

  • 转氨酶(ALT、AST)轻度升高:通常为正常值的2-10倍。

  • 碱性磷酸酶(ALP)升高:由于妊娠生理性升高,需谨慎解读。

  • 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但通常轻度。

2. 其他检查

  • 病毒性肝炎筛查:排除乙肝、丙肝等。

  •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如ANA、AMA,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

  • 超声检查:通常正常,用于排除胆道梗阻或其他肝病。


三、诊断标准

1. 主要标准

  • 妊娠期出现无法解释的瘙痒

  • 总胆汁酸升高(TBA >10 μmol/L)。

2. 次要标准

  • 转氨酶升高

  • 症状在分娩后迅速缓解

3. 排除其他疾病

  • 需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


四、严重程度评估

1. 轻度ICP

  • TBA 10-40 μmol/L,症状较轻。

2. 重度ICP

  • TBA >40 μmol/L,或伴有明显黄疸、早产风险增加。


五、诊断流程总结

  1. 评估症状和病史:妊娠中晚期瘙痒为主。

  2. 实验室检查:重点测总胆汁酸和肝功能。

  3. 排除其他肝病:通过病毒筛查和影像学。

  4. 确认诊断:符合主要标准,且产后症状缓解。


关键点

🔹 ICP可增加胎儿风险,如早产、胎儿窘迫,需密切监测。
🔹 诊断后应及时治疗,常用熊去氧胆酸(UDCA)缓解症状。
🔹 产后随访:症状通常在分娩后48小时内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建议:妊娠期出现瘙痒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胆汁酸检测,以早期诊断和管理。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