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参考内科学)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做哪些检查?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妊娠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产科急重症,需及时诊断和处理。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
电解质:血钾、血钠、血钙、血磷
血常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
凝血功能:PT、APTT、FIB、D-二聚体
尿液检查
尿常规:尿蛋白、尿糖、尿沉渣
尿电解质:尿钠、尿钾、尿氯
尿渗透压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肾脏大小、形态、皮质厚度
肾血流情况(彩色多普勒)
排除尿路梗阻
CT/MRI
必要时进行,评估肾脏及周围组织情况
三、特殊检查
肾活检
适应证:病因不明、肾功能持续恶化
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严重高血压
胎盘病理检查
对于合并胎盘早剥、子痫前期的患者
四、检查注意事项
孕妇安全:
避免放射性检查(如CT)除非绝对必要
超声为首选影像学检查
及时性:
妊娠期ARF进展快,需尽快完成检查
多学科协作:
产科、肾内科、ICU共同参与
重点提示:妊娠期ARF的常见病因包括:
子痫前期/子痫
HELLP综合征
急性脂肪肝
产后出血
临床价值: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母婴预后
肾功能多数在产后可恢复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