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化学性烧伤(急性腐蚀性食管炎,食管化学灼伤)
食管化学性烧伤如何鉴别诊断?
食管化学性烧伤的诊断方法
食管化学性烧伤的诊断需结合 病史、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必要时进行 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病史采集
1. 化学物质接触史
强酸或强碱(如清洁剂、电池液等)
摄入时间、量及浓度
2. 症状出现时间
立即或延迟出现(如数小时后)
二、临床表现
1. 早期症状
口腔、咽喉疼痛
吞咽困难
流涎
呕吐(可能带血)
2. 严重症状
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或气管受累)
休克(大量液体丢失或疼痛)
三、内镜检查(诊断金标准)
1. 检查时机
通常在伤后 24-48小时 内进行
避免过早(加重损伤)或过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 内镜表现
轻度:黏膜充血、水肿
中度:糜烂、溃疡
重度:深溃疡、坏死、穿孔
四、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
1. 胸部X线
检查是否有 纵隔气肿、气胸(提示穿孔)
2. CT扫描
评估食管壁厚度、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检测穿孔或脓肿形成
五、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评估感染或贫血)
电解质和肾功能(评估脱水或肾功能损害)
2. 其他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评估呼吸功能)
六、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病史采集(化学物质接触史)
临床表现评估
内镜检查(确诊及评估损伤程度)
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辅助诊断及并发症评估)
关键点
🔹 早期内镜检查 是关键,可准确评估损伤程度并指导治疗。
🔹 避免盲目插管或催吐,以免加重损伤。
🔹 严重病例 需多学科协作(如消化内科、胸外科、重症医学科)。
建议:疑似食管化学性烧伤患者应 立即就医,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