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参考内科学)
食管异物如何鉴别诊断?
食管异物的诊断方法
食管异物的诊断需结合 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内镜检查(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病史采集
1. 关键信息
异物摄入史(时间、异物类型、大小)
症状出现时间(立即或延迟)
既往食管疾病史(如狭窄、憩室)
2. 常见症状
吞咽困难或疼痛
流涎
胸骨后疼痛
呕吐
呼吸困难(异物压迫气管)
二、体格检查
1. 颈部检查
颈部压痛或肿胀
皮下气肿(提示穿孔)
2. 胸部检查
呼吸音减弱(异物压迫气道)
胸骨后叩击痛
三、影像学检查
1. X线检查
颈部及胸部正侧位片:可显示金属、骨头等高密度异物。
钡餐造影:用于非金属异物,但穿孔风险高。
2. CT扫描
更清晰地显示异物位置、大小及周围组织情况。
可评估并发症(如穿孔、脓肿)。
四、内镜检查(金标准)
1. 适应症
疑似异物但影像学阴性。
需要取出异物或评估食管损伤。
2. 检查方法
胃镜:直视下观察异物及食管黏膜。
硬质食管镜:用于大或尖锐异物。
五、并发症评估
1. 常见并发症
食管穿孔
纵隔炎
气管食管瘘
脓肿形成
2. 评估方法
CT扫描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炎症标志物)
六、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病史采集(异物摄入史、症状)。
体格检查(颈部、胸部)。
影像学检查(X线、CT)。
内镜检查(确诊及治疗)。
并发症评估(必要时)。
关键点
🔹 及时诊断 可避免严重并发症。
🔹 内镜 是诊断和治疗的金标准。
🔹 儿童和老年人 是高危人群,需特别关注。
建议:疑似食管异物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导致损伤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