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嗜酸粒细胞多)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怎么回事?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因
嗜酸粒细胞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超过正常范围(通常>500/μL),其病因多样,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1. 原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这类疾病直接由骨髓中嗜酸粒细胞异常增殖引起,包括:
克隆性嗜酸粒细胞增多(如PDGFRA、PDGFRB或FGFR1基因重排相关的髓系肿瘤)。
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罕见,需排除其他原因)。
2. 继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病因更为常见,主要包括: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等。
(2)寄生虫感染
蠕虫感染(如蛔虫、钩虫、血吸虫等)是最常见的全球性病因。
(3)药物反应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可导致嗜酸粒细胞增多。
(4)自身免疫性疾病
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
(5)恶性肿瘤
淋巴瘤、肺癌、胃肠道肿瘤等可能伴发嗜酸粒细胞增多。
(6)其他感染
某些真菌、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7)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
排除其他已知病因后,持续嗜酸粒细胞增多伴器官损害。
3. 其他罕见病因
免疫缺陷病(如高IgE综合征)。
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功能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