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实质性高血压(参考内科学)
肾实质性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病因
肾实质性高血压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类型之一。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肾小球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炎症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
2. 肾小管间质疾病
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尿路感染导致肾间质纤维化,肾功能受损,引发高血压。
药物性肾损害:如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某些抗生素等,损害肾小管间质。
3. 多囊肾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遗传性疾病,双侧肾脏多发囊肿,压迫正常肾组织,导致高血压。
4. 其他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导致蛋白尿和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虽然属于肾血管性高血压,但严重时可导致肾实质缺血,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5. 慢性肾功能不全
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至肾功能不全时,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均可导致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