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实质性高血压(参考内科学)
肾实质性高血压如何鉴别诊断?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诊断方法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 肾活检。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高血压:尤其是年轻患者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蛋白尿:常伴有蛋白尿,尤其是大量蛋白尿。
血尿:可能伴有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
肾功能异常:如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
二、实验室检查
1. 尿液检查
尿蛋白定量:24小时尿蛋白定量有助于评估蛋白尿程度。
尿沉渣检查: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 血液检查
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GFR等。
电解质:如血钾、血钠、血钙等。
其他:如血尿酸、血脂等。
三、影像学检查
1. 肾脏超声
肾脏大小:慢性肾病可能导致肾脏缩小。
肾脏结构:如肾皮质变薄、肾盂积水等。
2. 其他影像学检查
CT/MRI:有助于发现肾脏肿瘤、结石等。
肾动脉造影:排除肾动脉狭窄。
四、肾活检(确诊金标准,但非必需)
1. 适用情况
不明原因的肾功能异常。
怀疑肾小球肾炎或其他肾实质性疾病。
2. 活检结果评估
病理类型:如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病变程度:如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等。
五、诊断流程总结
临床表现评估: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
实验室检查:尿液、血液检查。
影像学检查:肾脏超声、CT/MRI等。
必要时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延缓肾功能恶化。
🔹 肾活检 是金标准,但通常用于复杂病例。
🔹 综合评估 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建议: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查尿液和肾功能,及时发现肾实质性高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