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查疾病 > 视网膜动脉阻塞 > 诊断

视网膜动脉阻塞(中央视网膜动脉阻塞,眼中风,视网膜动脉阻断)

视网膜动脉阻塞如何鉴别诊断?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诊断方法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眼科急症,需结合 临床表现、眼科检查、影像学评估,并紧急处理以挽救视力。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症状识别)

1. 典型症状

  • 突发无痛性视力丧失:通常单眼发生,视力急剧下降或完全丧失。

  • 视野缺损:可能出现部分视野缺失。

  • 相对性传入性瞳孔缺陷(RAPD):患眼对光反应迟钝。

2. 高危因素

  • 高血压:常见病因。

  • 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或心血管疾病史。

  • 糖尿病:增加血管并发症风险。

  • 高脂血症:血脂异常。

  • 吸烟:血管收缩和血栓风险增加。

  • 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50岁以上)。


二、眼科检查

1. 眼底检查(金标准)

  • 视网膜苍白水肿:动脉阻塞后视网膜缺血,呈现苍白色。

  • 樱桃红点:黄斑区因脉络膜循环保留而呈现红色斑点。

  • 动脉变细或节段性狭窄:可见动脉血流中断。

  • 视盘水肿:可能伴随视神经受累。

2. 视力测试

  • Snellen视力表:评估视力丧失程度。

  • 色觉检查:可能异常。

3. 瞳孔检查

  • RAPD测试:使用摆动闪光灯测试,患眼瞳孔反应减弱。


三、影像学检查

1. 荧光素血管造影(FA)

  • 动脉充盈延迟或无灌注:阻塞部位血流中断。

  • 静脉期异常:可能显示静脉淤滞。

  • 优点:动态评估血流,确诊阻塞。

  • 缺点:有创,可能过敏。

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 视网膜内层增厚:缺血导致水肿。

  • 黄斑结构异常:评估黄斑受累情况。

  • 优点:无创,高分辨率。

3. 颈动脉超声或MRA/CTA

  • 评估颈动脉狭窄或栓塞:寻找病因,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优点:非侵入性,指导全身治疗。


四、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排除感染或血液疾病。

  • 凝血功能:PT、APTT,评估血栓风险。

  • 血脂和血糖:检查高脂血症、糖尿病。

  • 炎症标志物:如ESR、CRP,排除血管炎。

2. 心脏评估

  • 心电图(ECG)和超声心动图:排除心源性栓塞(如房颤)。


五、分型诊断

类型特征诊断要点
中央视网膜动脉阻塞(CRAO)主干阻塞全视网膜缺血,视力完全丧失,樱桃红点明显
分支视网膜动脉阻塞(BRAO)分支阻塞局部视野缺损,相应区域视网膜苍白
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罕见影响黄斑血供,视力下降但可能部分保留

六、诊断流程总结

  1. 紧急评估:基于症状和眼底检查初步诊断。

  2. 影像学确认:FA或OCT验证阻塞。

  3. 病因排查:血液和心脏检查寻找全身因素。

  4. 分型处理:根据阻塞类型制定治疗计划。


关键点

🔹 时间就是视力:阻塞后90分钟内干预可能挽救部分视力。
🔹 眼底检查至关重要:樱桃红点是典型标志。
🔹 多学科 approach:需眼科、神经科、心血管科协作。

建议:突发视力丧失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推荐大夫

更多医生 >>

擅长:擅长于鼾症、睡眠呼吸暂停、肺结核、肺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哮喘...

擅长: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急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疾病、血管通路维护...

擅长:骨病及疑难骨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重点研究各项不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