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下垂(参考内科学)
肾下垂如何鉴别诊断?
肾下垂的诊断方法
肾下垂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腰部疼痛:站立或活动后加重,平卧后缓解。
尿频、尿急:由于肾脏移动刺激膀胱。
血尿:肾脏移动导致输尿管扭曲,引起血尿。
2. 体征
肾脏可触及:在站立位时,医生可触及下垂的肾脏。
二、影像学检查
1. 超声检查
站立位和卧位对比:肾脏位置变化明显。
优点:无创、经济,适合初步筛查。
2. 静脉尿路造影(IVU)
站立位和卧位对比:显示肾脏位置变化及输尿管扭曲。
优点:直观显示肾脏和输尿管的关系。
3. CT或MRI
三维重建:更直观显示肾脏位置及周围结构。
优点:无创,分辨率高。
三、诊断标准
肾脏移动度超过两个椎体高度(约5cm)。
伴有临床症状。
四、鉴别诊断
游走肾:肾脏移动度更大,可在腹部任意位置。
肾肿瘤:影像学检查可鉴别。
关键点
🔹 肾下垂多见于瘦长体型女性。
🔹 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
🔹 严重者需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