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血后紫癜)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怎么回事?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TP)的病因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罕见的输血反应,通常在输血后5-10天内发生,其特征是血小板数量急剧减少,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其病因主要与免疫机制有关。
1. 免疫介导的机制
主要病因:患者体内存在针对血小板抗原的抗体,这些抗体在输血后被激活,攻击自身的血小板。
大多数情况下,患者缺乏HPA-1a抗原(人类血小板抗原-1a),而输血的血小板携带HPA-1a抗原,引发免疫反应。
抗体(通常是IgG)与血小板结合,导致血小板被脾脏和其他网状内皮系统清除。
2. 其他可能的机制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虽然罕见,但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
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如输血中的机械损伤或感染因素。
3. 高危因素
多次输血史:增加接触不同血小板抗原的机会。
女性患者:尤其是曾有妊娠史的女性,可能因妊娠接触过胎儿血小板抗原而致敏。
特定种族:某些种族群体中HPA-1a阴性个体更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