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中毒(砒霜中毒)
砷中毒如何鉴别诊断?
砷中毒的诊断方法
砷中毒的诊断需结合 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病史采集
接触史:询问是否有砷化合物接触史(如职业暴露、误服含砷药物或污染水源)。
时间:急性或慢性接触。
二、临床表现
1. 急性砷中毒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米汤样便)。
神经系统:头痛、眩晕、昏迷。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休克。
2. 慢性砷中毒
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炎。
其他:贫血、肝功能异常。
三、实验室检查
1. 尿液检测
尿砷浓度:>50μg/L(正常<50μg/L)。
2. 血液检测
血砷浓度:急性中毒时升高。
3. 其他检查
肝功能:可能异常。
肾功能:可能异常。
四、诊断标准
明确的砷接触史。
典型的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证实(尿砷或血砷升高)。
五、鉴别诊断
其他重金属中毒(如铅、汞)。
胃肠道感染。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 慢性砷中毒可能需长期随访。
🔹 预防:避免接触砷化合物,确保饮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