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性骨关节病(参考外科学)
透析性骨关节病是怎么回事?
透析性骨关节病的主要病因
透析性骨关节病是由于长期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时,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引起的骨骼和关节并发症。其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
肾功能衰竭导致钙磷代谢失衡,血磷升高和血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PTH)过度分泌。
高PTH水平促进骨吸收,导致骨质疏松、骨痛和关节病变。
2. 钙磷代谢紊乱
高磷血症:透析患者常因肾脏排磷减少而血磷升高,促进软组织钙化,包括关节周围钙化。
低钙血症:刺激PTH分泌,加剧骨代谢异常。
钙化防御:严重时可导致血管和软组织钙化,影响关节功能。
3. 维生素D代谢异常
肾功能衰竭时,活性维生素D(1,25-二羟基维生素D)合成减少,影响钙吸收和骨矿化。
缺乏活性维生素D可导致骨软化症和骨关节疼痛。
4. β2-微球蛋白淀粉样变性
长期透析患者血液中β2-微球蛋白积累,形成淀粉样物质沉积在关节、骨骼和软组织。
这可能导致腕管综合征、关节疼痛和骨囊肿。
5. 铝中毒
历史上,透析液中铝污染或使用含铝磷结合剂可导致铝在骨骼中沉积。
铝中毒可引起骨软化症、骨痛和骨折风险增加。
6. 其他因素
炎症状态: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随的系统性炎症可加剧骨关节损伤。
营养不良:透析患者可能缺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影响骨骼健康。
药物影响: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加重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