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变应性(参考内科学)
物理性变应性如何鉴别诊断?
物理性变应性的诊断方法
物理性变应性(物理性荨麻疹)的诊断需结合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激发试验,必要时进行 实验室检查 以排除其他疾病。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评估(病史和症状)
1. 常见诱因
物理刺激:如压力、摩擦、冷、热、阳光、水、振动等。
症状特点:通常在刺激后几分钟内出现荨麻疹(风团和瘙痒),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2. 病史采集
询问症状发作时间、频率、持续时间。
识别具体物理诱因(例如,是否在受压部位或暴露于冷环境后出现)。
评估个人或家族过敏史。
二、体格检查
1. 皮肤检查
观察典型荨麻疹表现:红色或肤色风团,边界清晰,可能伴有水肿。
注意分布部位,是否与物理刺激相关(如腰带压力处、冷暴露区域)。
三、激发试验(确诊关键)
1. 压力性荨麻疹测试
应用标准压力(如悬挂重物于皮肤上4-6小时),观察是否诱发风团。
2. 冷刺激测试
放置冰 cube 于前臂皮肤5-10分钟,移除后观察反应。
3. 热刺激测试
使用温水或热物体接触皮肤,监测是否出现荨麻疹。
4. 其他测试
阳光暴露测试(用于日光性荨麻疹)、水浸测试(用于水源性荨麻疹)等。
四、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1. 血液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CBC):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升高。
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
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ANA),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
2. 过敏原测试
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以排除IgE介导的过敏。
五、诊断标准
1. 主要标准
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物理性诱因。
激发试验阳性(再现症状)。
2. 次要标准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荨麻疹(如感染、药物、食物过敏)。
六、分型诊断
类型 | 主要诱因 | 诊断要点 |
---|---|---|
延迟压力性荨麻疹 | 压力或摩擦 | 症状在压力后4-6小时出现,持续可达24小时 |
冷性荨麻疹 | 冷暴露 | 冰 cube 测试阳性,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低血压) |
热性荨麻疹 | 热刺激 | 热物体测试诱发风团 |
日光性荨麻疹 | 紫外线暴露 | 特定波长光测试阳性 |
水源性荨麻疹 | 水接触 | 水浸测试诱发症状,罕见 |
七、诊断流程总结
详细病史采集,识别物理诱因。
体格检查,观察皮肤表现。
进行激发试验以确认诊断。
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感染、自身免疫病)。
关键点
🔹 激发试验是金标准,但需在医疗监督下进行以避免严重反应。
🔹 多数物理性变应性为良性,但严重 cases 可能需紧急处理(如冷性荨麻疹导致的过敏反应)。
🔹 治疗以 avoidance 为主,结合抗组胺药物。
建议:患者应记录症状日记,帮助医生 pinpoint 具体诱因,并定期随访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