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后胆汁返流性胃炎(参考内科学)
胃切除后胆汁返流性胃炎如何鉴别诊断?
胃切除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诊断方法
胃切除后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 和 胆汁酸测定。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上腹部疼痛(持续性或阵发性)。
恶心、呕吐(可能含有胆汁)。
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嗳气、反酸。
2. 体征
上腹部压痛。
贫血貌(长期慢性失血导致)。
二、内镜检查
1. 胃镜检查
胃黏膜充血、水肿。
胆汁返流(胃腔内可见黄色胆汁)。
黏膜糜烂、溃疡。
2. 病理学检查
胃黏膜炎症(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胃黏膜萎缩。
肠上皮化生(长期慢性炎症导致)。
三、胆汁酸测定
1. 胃液胆汁酸测定
胃液中胆汁酸浓度升高。
2. 血清胆汁酸测定
血清胆汁酸水平升高。
四、诊断标准
1. 主要标准
胃切除病史。
内镜下可见胆汁返流。
病理学检查证实胃炎。
2. 次要标准
胃液或血清胆汁酸升高。
典型的临床症状。
五、鉴别诊断
1. 其他类型的胃炎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自身免疫性胃炎。
2. 胃溃疡
内镜下可见溃疡。
病理学检查可见溃疡。
六、治疗原则
1. 药物治疗
胆汁酸结合剂(如消胆胺)。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
2. 手术治疗
Roux-en-Y吻合术(减少胆汁返流)。
关键点
🔹 胃切除后胆汁返流性胃炎 是胃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
🔹 内镜检查 是诊断的金标准。
🔹 综合治疗 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
建议:胃切除术后患者应 定期复查胃镜,及时发现并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