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参考内科学)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病因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是由于胃部分或全部切除后,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足的一系列症状。其主要病因包括:
1. 胃酸和胃蛋白酶减少
胃切除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减少,影响蛋白质的初步消化。
2. 内因子缺乏
胃切除后,内因子的分泌减少或缺失,导致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能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
3. 食物通过速度加快
胃切除后,食物迅速进入小肠,减少了与消化酶的接触时间,影响消化吸收。
4. 胰腺和胆汁分泌不足
胃切除可能影响胰腺和胆汁的分泌,进一步影响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 肠道菌群失调
胃酸减少可能导致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竞争性消耗营养物质,影响吸收。
6. 营养摄入不足
术后可能因食欲减退、早饱感或饮食限制,导致营养摄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