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参考内科学)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怎样治疗?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方法
胃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治疗核心是 营养支持、改善吸收功能,并根据具体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营养支持治疗
1. 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增加餐次:少量多餐,每日5-6餐,减少单次进食量。
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蛋、豆制品等。
高热量食物:如坚果、乳制品、植物油等。
2.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B12:每月注射维生素B12,预防贫血和神经系统病变。
铁剂:口服或静脉补充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
钙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可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摄入。
二、药物治疗
1. 消化酶替代治疗
胰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餐中服用,帮助消化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
2. 抑制胃酸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减少胃酸分泌,预防吻合口溃疡。
3. 止泻治疗
洛哌丁胺:用于控制腹泻症状。
三、其他治疗
定期监测:每3-6个月复查营养状况和相关生化指标。
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适应术后生活,改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