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参考内科学)
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是怎么回事?
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贫血的病因
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也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由于维生素B12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利用障碍导致的。以下是其主要病因:
1. 摄入不足
饮食不均衡:长期素食者或饮食中缺乏动物性食品(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的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B12。
婴幼儿喂养不当:母乳喂养的婴儿,若母亲维生素B12缺乏,也可能导致婴儿缺乏。
2. 吸收障碍
(1)内因子缺乏
恶性贫血:由于自身免疫破坏胃壁细胞,导致内因子缺乏,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
(2)胃肠道疾病或手术
胃切除术:胃部分或全部切除后,内因子分泌减少。
肠道疾病:如克罗恩病、小肠切除、乳糜泻等,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
(3)其他吸收障碍
寄生虫感染:如阔节裂头绦虫感染,竞争性消耗维生素B12。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等,减少胃酸分泌,影响维生素B12的释放和吸收。
3. 利用障碍
遗传性疾病:如转钴胺素II缺乏症,影响维生素B12的转运和利用。
慢性肝病:肝脏疾病可能影响维生素B12的储存和代谢。
4. 其他原因
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胃酸分泌减少,维生素B12吸收能力下降。
长期酗酒:酒精可能干扰维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