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外阴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外阴癌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外阴癌的诊断和评估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和体格检查
妇科检查
外阴视诊:观察皮肤颜色、有无溃疡、肿块或异常增生
触诊:评估肿块大小、质地、活动度和压痛
阴道镜检查:放大观察外阴和阴道,识别可疑病变
细胞学检查
巴氏涂片(Pap smear):筛查宫颈和阴道细胞,辅助评估
液基细胞学检测:提高细胞学诊断准确性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经腹超声:评估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情况
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信号,辅助判断肿瘤性质
CT扫描
评估盆腔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检查远处转移,如肺、肝等器官
MRI检查
高分辨率成像:精确评估肿瘤范围、浸润和淋巴结状态
辅助手术 planning
PET-CT
检测代谢活性,用于分期和复发监测
特别适用于晚期或复发性病例
三、病理学检查(金标准)
活检
适应证:任何可疑病变或肿块
方法:穿刺活检、切除活检或 incisional 活检
病理评估:确定肿瘤类型(如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分级和浸润深度
免疫组化检查
标记物如 p16、Ki-67: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
HPV检测:评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风险
四、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评估贫血或感染
肝肾功能:检查转移或治疗影响
肿瘤标志物:如 SCC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用于监测
HPV DNA检测
识别高危型HPV感染,常见于外阴癌病因
五、检查注意事项
准备事项:
检查前避免使用阴道乳膏或药物
告知医生过敏史和用药史
影像学检查可能需要空腹或造影剂准备
随访建议:
早期病变:定期妇科检查和细胞学筛查
确诊后:根据分期制定个体化随访计划,包括影像学和肿瘤标志物监测
风险因素评估:
HPV感染、吸烟、免疫抑制状态等需纳入评估
重点提示:对于高危人群(如HPV阳性、有外阴上皮内瘤变病史),建议加强筛查频率。
临床价值:
活检是确诊外阴癌的唯一标准
影像学检查辅助分期和治疗 planning
综合评估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或化疗
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完整检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