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前庭炎(外阴前庭炎症)
外阴前庭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外阴前庭炎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外阴前庭炎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临床检查
病史采集
症状询问:疼痛性质(如灼痛、刺痛)、触发因素(如性交、卫生用品)
既往史:感染史、过敏史、手术史
生活方式:卫生习惯、性行为史
体格检查
视诊:观察外阴前庭区域的红斑、水肿、糜烂
触诊:使用棉签轻触前庭腺开口,评估疼痛点(Q-tip test)
评估范围:确定炎症是否局限或扩散
二、实验室检查
微生物检查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测细菌、真菌、滴虫
培养:针对常见病原体如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相关菌
PCR检测:用于病毒或特定细菌鉴定
炎症标志物检查
白细胞计数:评估全身炎症
C反应蛋白(CRP):非特异性炎症指标
过敏测试
斑贴试验:检测接触性过敏原(如香料、防腐剂)
血清IgE检测:评估特异性过敏反应
三、影像学与特殊检查
阴道镜检查
放大观察:详细检查前庭黏膜的细微变化
醋酸试验:帮助识别异常区域
活检(金标准)
适应证:疑似恶性病变、诊断不明确、治疗无效
病理评估:炎症细胞浸润、上皮变化、排除其他疾病
四、检查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避免性交、使用阴道药物或冲洗至少24-48小时
选择月经干净后进行检查,以避免干扰
疼痛管理:
检查时使用局部麻醉凝胶以减少不适
提前告知患者检查可能引起的疼痛
随访建议:
急性期:根据病因治疗,1-2周后复查
慢性期:每3-6个月评估症状和控制情况
重点提示:对于反复发作或严重病例,建议加做:
免疫功能检查
神经性疼痛评估
心理评估,因为压力可能加重症状
临床价值:
Q-tip test是诊断前庭炎的关键临床工具
微生物检查可排除感染性病因
活检有助于确诊和排除恶性病变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妇科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