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痛(慢性外阴不适)
外阴痛应该做哪些检查?
外阴痛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外阴痛的评估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筛查项目
病史采集
疼痛性质:烧灼、刺痛、触痛等
疼痛部位:局部或弥漫性
诱发因素:性交、衣物摩擦、压力等
体格检查
外阴视诊:观察红肿、皮疹、溃疡
触诊:评估压痛点和敏感区域
棉签测试:量化疼痛程度
实验室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排除感染(如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
尿液分析:排除尿路感染
血液检查:炎症指标(如CRP、ESR)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盆腔超声:评估盆腔器官,排除其他病变
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情况
MRI检查
高分辨率MRI:详细评估软组织异常
用于复杂或诊断不明确的病例
三、进阶检查
神经生理测试
神经传导研究:评估神经损伤
定量感觉测试:测量痛阈和敏感度
活检(金标准)
适应证:
疑似恶性病变
慢性炎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不明确时
病理评估:
炎症细胞浸润
神经纤维密度
组织学变化
四、检查注意事项
准备要求:
避免使用局部药物或润滑剂 before检查
检查前24小时避免性交
心理评估:
评估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
必要时转诊心理医生
随访建议:
急性疼痛:1-2周复查
慢性疼痛:3-6个月定期评估
根据治疗效果调整检查频率
重点提示:对于顽固性外阴痛,建议加做:
自身抗体筛查(如抗核抗体)
激素水平检测
过敏原测试
临床价值:
综合评估可诊断大多数外阴痛病因
活检是确诊特定病变的关键
多学科 approach(妇科、皮肤科、神经科)推荐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