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参考儿科学)
小儿高热怎样治疗?
小儿高热的治疗方法
小儿高热是常见的儿科急症,需及时处理以避免并发症。治疗的核心是降温、补液、寻找病因,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一、物理降温(首选方法)
温水擦浴:使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大血管走行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
减少衣物:避免过度包裹,保持室内通风。
冰敷:可在额头、腋下放置冰袋,但需注意避免冻伤。
二、药物降温
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适用于3个月以上患儿,剂量为10-15mg/kg/次,每4-6小时一次。
布洛芬(如美林):适用于6个月以上患儿,剂量为5-10mg/kg/次,每6-8小时一次。
注意: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Reye综合征。
三、补液治疗
口服补液盐(ORS):预防脱水,按说明书配制。
静脉补液:适用于严重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的患儿。
四、寻找病因
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其他疾病:如川崎病、风湿热等,需专科治疗。
五、注意事项
监测体温:每1-2小时测量一次,直至体温稳定。
观察病情:如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皮疹等,需立即就医。
避免过度治疗:体温<38.5℃且患儿精神状态良好时,可暂不药物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