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女性性早熟(小儿女性同性性早熟)
小儿女性性早熟是怎么回事?
小儿女性性早熟的病因
小儿女性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现象。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中枢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
主要病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轴)提前激活,导致性激素过早分泌。
特发性:占大多数,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如脑肿瘤(如错构瘤)、脑炎、脑外伤、脑积水等。
其他: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2. 外周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
主要病因:性激素来源异常,与HPG轴无关。
卵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分泌雌激素。
肾上腺疾病:如肾上腺肿瘤、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分泌雄激素或雌激素。
外源性激素:误服含雌激素或雄激素的药物、化妆品、食品等。
其他:如McCune-Albright综合征(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伴性早熟)。
3. 不完全性性早熟
仅表现为单一性征发育,如单纯乳房早发育、单纯阴毛早现等。
单纯乳房早发育:可能与暂时性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多数可自行消退。
单纯阴毛早现:可能与肾上腺功能早现有关,需警惕肾上腺疾病。
4. 其他因素
肥胖:肥胖女孩体内脂肪组织增多,可能促进雌激素合成,增加性早熟风险。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如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盐等,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
心理因素:如长期接触性信息、家庭环境等,可能对性发育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