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痛经(参考妇科学与现代产科学)
小儿痛经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痛经的检查项目全解析
小儿痛经(青春期痛经)的评估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以下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案:
一、基础评估
详细病史采集
月经史:初潮年龄、周期规律性、经期长度、经量
疼痛特征:发作时间、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缓解因素
伴随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疲劳
家族史:母亲或姐妹是否有类似痛经
体格检查
腹部检查:压痛、肿块
盆腔检查(如适用,需在家长同意和舒适环境下进行):评估子宫、附件
二、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全血细胞计数(CBC):排除贫血或感染
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
激素水平:雌激素、孕激素(可选,评估内分泌状态)
尿液分析
排除尿路感染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三、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首选)
经腹部或经阴道(如年龄和情况允许)超声
评估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卵巢大小、有无囊肿或肿瘤
排除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
其他影像学
MRI:如超声结果不明确,用于详细评估盆腔结构
CT:较少使用,仅在怀疑复杂病变时考虑
四、进阶检查
腹腔镜检查
适应证:怀疑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其他盆腔疾病,且无创检查无法确诊
可直接观察盆腔器官并取活检
心理评估
评估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对痛经的影响
常用工具:问卷调查如疼痛日记、心理量表
五、检查注意事项
年龄适应性:
检查方法需根据患儿年龄和发育阶段调整,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
家长参与:
确保家长知情同意,并提供情感支持
随访建议:
原发性痛经:症状控制后定期随访
继发性痛经:根据病因制定个体化随访计划
重点提示:对于严重或顽固性痛经,建议:
多学科团队评估,包括儿科、妇科、心理科医生
教育患儿和家长关于痛经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
临床价值:
超声是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关键工具
病史和体格检查是诊断的基础
腹腔镜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
建议根据临床表现,由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检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