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巨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希尔施普龙病)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是怎么回事?
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因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是一种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主要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肠道神经节细胞(肠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缺失或减少,导致病变肠段无法正常蠕动,引起功能性肠梗阻。
1. 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约50%的病例与基因突变相关,常见突变基因包括RET、EDNRB、EDN3和GDNF等,这些基因参与肠道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增殖和分化。
家族史:有家族史的患儿患病风险增加,提示遗传易感性。
2. 胚胎发育异常
神经嵴细胞迁移障碍:在胚胎期(妊娠第5-12周),神经嵴细胞未能正常迁移至远端结肠,导致该段肠道缺乏神经节细胞。
细胞凋亡异常:神经节细胞在发育过程中过度凋亡或未能存活。
3. 环境因素
母体因素:妊娠期感染、药物暴露或营养不良可能增加风险,但证据有限。
其他: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患病率略高。
4. 相关综合征
先天性巨结肠可与其他先天性疾病伴发,如Down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Waardenburg综合征等,这些综合征可能涉及多基因或染色体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