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心室间隔缺损如何鉴别诊断?
心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方法
心室间隔缺损(VSD)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心脏听诊、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无症状(小型缺损)
呼吸困难、喂养困难、发育迟缓(中大型缺损)
反复呼吸道感染
2. 体征
心脏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全收缩期杂音)
肺动脉高压体征(如第二心音亢进)
二、影像学检查
1. 超声心动图(首选)
直接显示缺损位置和大小
评估分流方向和肺动脉压力
2. 胸部X线
心脏增大(左心房、左心室增大)
肺血增多
3. 心电图
左心室肥厚
双心室肥厚(大型缺损或肺动脉高压)
三、心导管检查(必要时)
测量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
评估手术指征
四、诊断流程总结
病史和体格检查(尤其心脏听诊)
超声心动图确诊
评估缺损大小和血流动力学影响
决定治疗方案(随访、药物或手术)
关键点
🔹 小型VSD可能自愈,需定期随访。
🔹 中大型VSD 需早期干预,防止肺动脉高压。
🔹 超声心动图 是诊断和随访的主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