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静止(参考内科学)
心室静止是怎么回事?
心室静止的病因
心室静止是指心脏的电活动停止,导致心室无法有效收缩,血液循环中断。其病因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心脏电活动异常
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后转为静止。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电信号无法从心房传导至心室。
2. 心肌缺血或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心肌坏死导致电活动丧失。
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痉挛:导致心肌长时间缺血。
3. 药物或毒素影响
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如洋地黄、奎尼丁等。
毒素或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严重酸中毒。
4. 其他心脏疾病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晚期。
心脏肿瘤或浸润性疾病:如淀粉样变性。
5. 非心脏性疾病
严重缺氧:如窒息、溺水。
全身性疾病终末期:如多器官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