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鉴别诊断?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诊断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威胁生命的血液疾病,其特征是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和肾功能损害。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典型五联征(不常见)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
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意识模糊、癫痫发作)
发热
肾功能损害
2. 三联征(更常见)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血小板减少
神经系统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血红蛋白↓(贫血)
血小板计数↓(通常<50×10⁹/L)
外周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裂细胞)
乳酸脱氢酶(LDH)↑(溶血标志)
间接胆红素↑(溶血性黄疸)
血尿素氮(BUN)和肌酐↑(肾功能损害)
2. ADAMTS13活性检测
ADAMTS13活性<10%(确诊TTP的关键指标)
ADAMTS13抑制物阳性(见于获得性TTP)
3. 其他检查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阴性(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凝血功能检查:通常正常(与DIC鉴别)
三、鉴别诊断
疾病 | 鉴别要点 |
---|---|
溶血尿毒综合征(HUS) | 儿童多见,腹泻前驱症状,ADAMTS13活性正常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凝血功能异常(PT↑、APTT↑、纤维蛋白原↓),微血栓形成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Coombs试验阳性,无血小板减少 |
Evans综合征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四、诊断流程总结
疑似病例: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尤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血涂片找裂细胞,LDH↑,间接胆红素↑,BUN/肌酐↑。
确诊检查:ADAMTS13活性<10%,抑制物阳性(获得性TTP)。
排除其他疾病:HUS、DI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关键点
🔹 TTP是医疗急症,需立即血浆置换治疗。
🔹 ADAMTS13活性检测 是确诊的关键,但治疗不应等待结果。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显著改善预后。
建议:对于疑似TTP患者,应立即请血液科会诊并启动血浆置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