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胆管合流异常综合征(参考内科学)
胰胆管合流异常综合征如何鉴别诊断?
胰胆管合流异常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胰胆管合流异常综合征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测,必要时进行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反复发作的 上腹痛(尤其是右上腹)
黄疸(皮肤、巩膜黄染)
发热(合并胆管炎时)
恶心、呕吐
2. 体征
右上腹压痛
肝肿大
Murphy征阳性(合并胆囊炎时)
二、实验室检查
1. 肝功能检查
ALT、AST:轻度升高
ALP、GGT:明显升高(提示胆汁淤积)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梗阻性黄疸)
2. 其他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合并感染时)
淀粉酶、脂肪酶:升高(合并胰腺炎时)
三、影像学检查
1. 腹部超声
胆管扩张(肝内或肝外)
胆囊增大
胰管扩张
2. CT/MRI
胆管、胰管扩张
胰胆管合流异常(直接征象)
3. MRCP(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无创性显示 胰胆管解剖结构
可发现 胰胆管合流异常
四、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1. 适用情况
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
需同时进行 治疗性干预(如支架置入)
2. 诊断价值
直接显示 胰胆管合流异常
可测量 合流角度、长度
五、诊断标准
胰胆管合流异常(影像学或ERCP证实)
胆管扩张(肝内或肝外)
反复发作的胆管炎或胰腺炎
关键点
🔹 早期诊断 可预防严重并发症(如胆管癌、胰腺炎)。
🔹 ERCP 是金标准,但为有创检查,需谨慎选择。
🔹 MRCP 是无创首选检查方法。
建议:有反复胆管炎、胰腺炎症状的患者应尽早进行 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