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内硬化综合征(参考内科学)
原发性肝内硬化综合征如何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内硬化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原发性肝内硬化综合征(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和 肝活检(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常见症状
乏力、瘙痒
右上腹不适
黄疸(晚期)
2. 体征
肝肿大
脾肿大
皮肤黄色瘤
二、实验室检查
1. 肝功能检查
ALP(碱性磷酸酶)↑(主要标志)
GGT(γ-谷氨酰转肽酶)↑
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
2. 免疫学检查
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特异性高)
免疫球蛋白M(IgM)↑
三、影像学检查
1. 腹部超声
排除胆管梗阻
评估肝脏和脾脏大小
2. 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进一步排除胆管病变
四、肝活检(确诊金标准)
1. 适用情况
AMA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PBC
评估疾病分期和纤维化程度
2. 活检结果评估
胆管损伤(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
纤维化分期(F0-F4,F4=肝硬化)
五、诊断标准
ALP升高(持续6个月以上)
AMA阳性(滴度≥1:40)
肝活检符合PBC特征(非必需,但可确诊)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延缓疾病进展。
🔹 AMA阴性PBC 需肝活检确诊。
🔹 定期监测 肝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