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功能性痛经,自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怎么回事?
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因
原发性痛经是指在月经期间出现的下腹部疼痛,没有盆腔器质性病变,主要与月经周期中前列腺素(PGs)的过度产生和释放有关。
1. 前列腺素(PGs)的作用
主要病因:子宫内膜在月经期释放过多的前列腺素,特别是PGF2α和PGE2。
前列腺素引起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导致子宫缺血和缺氧,从而引发疼痛。
高水平的PGs还可能刺激肠道平滑肌,引起恶心、腹泻等症状。
2. 激素因素
与卵巢激素水平变化相关:
(1)雌激素和孕激素失衡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升高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
孕激素撤退可能加剧子宫收缩和疼痛。
(2)排卵周期
原发性痛经通常发生在排卵性月经周期中,无排卵周期较少见痛经。
3. 其他相关因素
(1)心理因素
压力、焦虑和抑郁可能降低疼痛阈值,加重痛经症状。
(2)生活方式
缺乏运动、吸烟和不良饮食习惯(如高脂饮食)可能增加痛经风险。
(3)遗传因素
有家族史的女性更容易患原发性痛经,提示遗传易感性。
(4)子宫因素
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子宫位置异常)可能影响血流,加剧疼痛。
4. 总结
原发性痛经的核心病因是前列腺素介导的子宫过度收缩,受激素、心理和遗传因素影响。治疗常针对减少前列腺素产生,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