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感染(参考外科学)
原发性纵隔感染是怎么回事?
原发性纵隔感染的病因
原发性纵隔感染是指纵隔内组织(如淋巴结、胸腺、脂肪等)的感染,通常由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细菌感染
常见病原体: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等。
感染途径:多由邻近器官感染(如肺部感染、食管穿孔)扩散或血行传播导致。
2. 真菌感染
常见病原体:组织胞浆菌、曲霉菌等,尤其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常见。
感染途径:吸入真菌孢子或通过血液传播。
3. 病毒感染
常见病原体: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导致纵隔淋巴结炎。
感染途径:呼吸道传播或血液传播。
4. 其他原因
结核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纵隔淋巴结结核,是常见病因之一。
医源性因素:如纵隔手术后感染、内镜检查并发症等。
免疫系统异常:如艾滋病、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增加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