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真菌病(眼眶霉菌病)
眼眶真菌病怎样治疗?
眼眶真菌病的治疗方法
眼眶真菌病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眼眶组织炎症,常见于免疫低下患者或外伤后,治疗需结合抗真菌药物和手术干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抗真菌药物治疗(核心治疗)
1. 系统性抗真菌药物
两性霉素B:常用静脉注射,对多种真菌有效,但需监测肾毒性。
伏立康唑:口服或静脉注射,适用于曲霉菌等感染,需监测肝功能。
伊曲康唑:口服,用于某些真菌感染,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2. 局部治疗
眼药水或眼膏:如那他霉素或氟康唑眼药水,用于辅助治疗。
眼眶内注射:在严重病例中,医生可能直接注射抗真菌药物。
二、手术治疗
1. 清创术
切除坏死组织:手术移除受感染的组织,减少真菌负荷。
引流脓肿:如有脓肿形成,需手术引流。
2. 眼眶减压术
缓解压力:用于减轻眼眶内压力,保护视神经。
三、支持性治疗
1. 免疫调节
增强免疫力:对于免疫低下患者,可能需要免疫增强剂或治疗原发病。
2. 疼痛和炎症管理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
皮质类固醇:谨慎使用,可能加重感染,仅在医生指导下用于控制严重炎症。
四、并发症管理
视力保护:监测视力变化,及时干预以防止永久损伤。
颅内扩散预防:眼眶真菌病可能扩散至颅内,需密切观察和影像学检查。
五、随访和监测
定期复查:每1-2周复查临床状况、影像学(如CT或MRI)和实验室检查。
长期管理:治疗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需坚持用药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