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子宫体癌,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如何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 子宫内膜活检 是确诊的金标准。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初步筛查和高危人群
1. 高危人群
肥胖(BMI ≥ 30)
糖尿病
高血压
未生育或晚育
长期使用雌激素治疗(无孕激素拮抗)
Lynch综合征家族史(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2. 常见症状
异常子宫出血(绝经后出血或月经间期出血)
阴道排液(可能为血性或水样)
盆腔疼痛(晚期症状)
二、影像学检查
1. 经阴道超声(TVUS)
典型表现:子宫内膜增厚(绝经后女性 >4-5mm 视为异常)。
优点:无创、易操作,用于初步评估。
缺点:不能确诊癌症,需结合活检。
2. MRI(磁共振成像)
评估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
优点:高分辨率,有助于分期。
缺点:成本较高。
3. CT/PET-CT
用于评估远处转移和整体分期。
三、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关键)
1. 子宫内膜活检
方法:门诊进行,使用 Pipelle 或其他活检器械。
优点:微创、高准确性,是金标准。
缺点:可能取样不足。
2. 诊断性刮宫(D&C)
适用于活检阴性或可疑病例,提供更全面的组织样本。
优点:提高诊断率。
缺点:需麻醉, invasivo。
3. 病理评估
类型:最常见为子宫内膜样腺癌。
分级(G1-G3):基于细胞分化程度。
分期(FIGO 分期 I-IV):基于肿瘤范围。
四、实验室检查
1. 血液检查
CA-125:可能升高,尤其晚期病例,用于监测复发。
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评估整体健康状况。
2. 遗传测试
对高危人群(如 Lynch 综合征)进行基因检测(MLH1, MSH2 等)。
五、诊断流程总结
评估症状和风险因素(如异常出血)。
进行经阴道超声 检查子宫内膜厚度。
子宫内膜活检 或 D&C 以获取组织确诊。
影像学检查(MRI/CT)用于分期。
病理分级和分期 指导治疗。
关键点
🔹 早期诊断 至关重要,预后良好。
🔹 异常子宫出血 是主要警示症状,应及时就医。
🔹 活检是金标准,不可仅依赖影像学。
建议:高危女性应定期妇科检查,出现症状时立即寻求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