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脓肿(参考外科学)
纵隔脓肿是怎么回事?
纵隔脓肿的病因
纵隔脓肿是由于纵隔内感染导致脓液积聚形成的,其病因主要源于邻近器官感染的扩散或直接损伤,常见病因包括:
1. 邻近器官感染的扩散
食管穿孔或破裂:如食管异物、医源性损伤(如内镜检查)、食管癌或外伤导致,细菌从食管进入纵隔引发感染。
肺部感染:肺炎、肺脓肿或支气管扩张等,感染可通过淋巴或直接蔓延至纵隔。
咽部或颈部感染:如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脓肿,感染沿筋膜间隙下行至纵隔。
心包或胸膜感染:化脓性心包炎或脓胸,感染扩散至纵隔组织。
2. 手术后并发症
胸外科手术:如心脏手术、肺切除术或食管手术,术后感染或吻合口漏可导致纵隔脓肿。
颈部手术:甲状腺手术或气管切开术,感染可能蔓延至纵隔。
3. 外伤或异物
穿透性胸部外伤:如刀伤、枪伤或肋骨骨折,细菌直接引入纵隔。
异物存留:如误吞的尖锐异物刺穿食管,导致感染。
4. 其他原因
血源性感染:败血症或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通过血液播散至纵隔。
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糖尿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增加感染风险。
罕见病因:如结核病、真菌感染或放线菌病,可导致慢性纵隔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