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中性白细胞增多症)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怎么回事?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病因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正常范围(通常>7.5×10⁹/L),其病因多样,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1. 生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应激反应: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疼痛等。
妊娠:妊娠期中性粒细胞可轻度增多。
新生儿:出生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暂时性升高。
2.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1)感染
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脓肿等。
某些病毒感染:如狂犬病、水痘等。
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如组织胞浆菌病、疟疾等。
(2)炎症和非感染性疾病
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血管炎:如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伴中性粒细胞增多。
(3)组织损伤和坏死
创伤:如手术、烧伤等。
心肌梗死:急性期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
溶血:急性溶血性贫血时。
(4)肿瘤
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等。
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5)药物和毒素
糖皮质激素:使用后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
肾上腺素:如注射肾上腺素后。
锂盐:长期使用可致中性粒细胞增多。
(6)其他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
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特发性:原因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