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漆汤(《金匮要略》方)
出处: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
组成:
泽漆 9g
半夏 9g
生姜 6g
甘草 3g
人参 6g
黄芩 6g
桂枝 6g
大枣 4枚
煎服法:
上八味,以水1000ml,煎取400ml,去滓。
分温三服,每日三次。
功效与主治
功效:利水消肿,和胃降逆
主治:水气病,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即腹水、水肿伴有胃脘痞硬)。
辨证要点:
腹部胀满,心下痞硬如盘。
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小便不利。
舌苔白滑,脉沉弦。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泽漆 | 利水消肿,解毒散结 | 主攻水饮,消除肿胀 |
半夏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 | 和胃气,止呕吐 |
生姜 | 温中止呕,散水气 | 助半夏降逆,兼散寒湿 |
甘草 | 调和诸药,益气和中 | 缓药性,护脾胃 |
人参 | 补气健脾,扶正祛邪 | 防利水伤正,增强体质 |
黄芩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 清郁热,防化热 |
桂枝 | 温阳化气,通利水道 | 助气化,利水行 |
大枣 | 补中益气,缓和药性 | 调和诸药,护胃津 |
配伍特点:
攻补兼施:泽漆、半夏攻逐水饮,人参、大枣扶助正气。
寒温并用:黄芩清热,桂枝温阳,调和阴阳。
临床应用
肝硬化腹水(属水饮内停,正气不足者)。
慢性肾炎水肿(伴有胃脘不适、恶心症状)。
胃潴留或幽门梗阻(水饮停聚所致痞满)。
加减法:
水肿严重:加茯苓、猪苓。
气虚明显:加黄芪、白术。
热象重:加黄连、栀子。
现代研究
利尿作用:泽漆含有泽漆皂苷,能促进尿液排出。
抗炎保肝:黄芩苷具有抗炎和肝脏保护效果。
注意事项
禁忌:阴虚津亏、孕妇慎用。
服药后:监测电解质,避免脱水。
此方体现了仲景治疗水气病的独特思路,注重调和攻邪与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