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鸡子汤(《金匮要略》方)
出处: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
组成:
百合 30g
鸡子黄 1枚
煎服法:
先将百合洗净,以水浸泡一宿,去其沫。
煎煮百合至熟烂,去滓取汁。
加入鸡子黄,搅拌均匀,温服。
功效与主治
功效:养阴润燥,清心安神
主治:百合病,心肺阴虚,虚热内扰,症见神志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脉微数(即神经官能症、焦虑状态等)。
辨证要点:
精神不安,情绪波动。
阴虚内热,口苦尿赤。
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百合 |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 滋补心肺之阴,清除虚热 |
鸡子黄 | 滋阴养血,安神定志 | 增强滋阴之力,调和心神 |
配伍特点:
滋阴与安神并重:百合清心润肺,鸡子黄养血安神,协同作用。
药简力专:方剂简单,针对心肺阴虚证候。
临床应用
神经衰弱(阴虚型,失眠多梦,心烦意乱)。
更年期综合征(潮热盗汗,情绪不稳)。
焦虑症(虚热内扰,神志不宁)。
加减法:
阴虚甚:加麦冬、生地。
失眠重:加酸枣仁、远志。
热象明显:加知母、黄柏。
现代研究
镇静安神:百合含百合苷,具有镇静作用。
营养补充:鸡子黄富含卵磷脂和维生素,支持神经系统健康。
注意事项
禁忌:脾胃虚寒、湿浊内盛者慎用。
服药后:宜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
此方体现了仲景治疗百合病的独特思路,强调滋阴安神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