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三物汤(《金匮要略》方)
出处: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组成:
厚朴 24g
大黄 12g
枳实 15g
煎服法:
上三味,以水1000ml,煮取400ml,去滓。
温服200ml,每日2次(以大便通利为度)。
功效与主治
功效:行气除满,泻热通便
主治:腹满痛,大便不通,属气滞热结者(即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梗阻等)。
辨证要点:
腹部胀满疼痛,拒按。
大便不通或秘结,伴有发热或口渴。
舌苔黄厚,脉沉实或滑数。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厚朴 | 行气消胀,燥湿除满 | 主药,消除腹部气滞 |
大黄 | 泻热通便,攻积导滞 | 清除热结,通利大便 |
枳实 | 破气消积,导滞除痞 | 助厚朴行气,增强消胀之力 |
配伍特点:
行气与泻下并用:厚朴和枳实行气消胀,大黄泻热通便,标本兼治。
力专效宏:药味少而力峻,适用于实证腹满。
临床应用
肠梗阻(非绞窄性,气滞热结型)。
功能性消化不良(腹胀、便秘、腹痛)。
急性胰腺炎(轻症,伴腹满便秘)。
加减法:
热盛:加芒硝、黄连。
气滞甚:加木香、槟榔。
体虚:慎用或加扶正之品。
现代研究
促进胃肠动力:厚朴酚能增强肠蠕动。
抗炎作用:大黄素具有抗炎和泻下效果。
注意事项
禁忌:孕妇、体弱者禁用;虚证腹满不宜。
服药后:注意观察大便情况,避免过泻伤正。
此方体现了仲景治疗腹满实证的治法,强调行气通便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