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方)
出处: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下焦篇》
组成:
炙甘草 18g
干地黄 18g
生白芍 18g
麦冬 15g
阿胶 9g
麻仁 9g
生牡蛎 15g
生鳖甲 24g
生龟板 30g
煎服法:
上九味,以水800ml,先煎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至600ml,去滓。
加入其余六味,煎取300ml,去滓。
加入阿胶烊化,分3次温服,每日3次。
功效与主治
功效:滋阴养血,潜阳熄风
主治:温病后期,真阴亏虚,虚风内动,手足蠕动或瘛疭,脉虚细(如热病后遗症、抽搐等)。
辨证要点:
手足蠕动或抽搐,神疲乏力。
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虚。
阴虚内热,虚阳上扰症状。
方义解析
药物 | 作用 | 配伍意义 |
---|---|---|
炙甘草 | 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 为君药,缓急补中 |
干地黄 | 滋阴养血,清热生津 | 滋养真阴,清热凉血 |
生白芍 |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 助地黄滋阴,平肝熄风 |
麦冬 | 养阴润肺,清心除烦 | 增强滋阴之力,清虚热 |
阿胶 | 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 血肉有情之品,填补真阴 |
麻仁 | 润肠通便,养阴润燥 | 防滋阴药腻滞,通便泄热 |
生牡蛎 | 潜阳敛阴,软坚散结 | 重镇潜阳,熄风止痉 |
生鳖甲 |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 助牡蛎潜阳,滋阴清热 |
生龟板 |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 | 补肾填精,加强潜阳之力 |
配伍特点:
滋阴与潜阳并用:地黄、麦冬等滋阴,三甲(牡蛎、鳖甲、龟板)潜阳,标本兼治。
养血熄风:针对阴虚风动,通过滋阴以熄内风。
临床应用
热病后虚风内动(如乙脑、流脑后遗症)。
阴虚动风证(如帕金森病、抽搐性疾病)。
更年期综合征(阴虚潮热、手足心热)。
加减法:
气虚明显:加人参、黄芪。
热盛:加知母、黄柏。
便秘甚:加大黄或芒硝。
现代研究
神经保护:三甲药物含钙质,可能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
免疫调节:滋阴成分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抗疲劳。
注意事项
禁忌:阳虚寒湿、实热证禁用。
服药后:宜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
此方体现了吴鞠通治疗温病下焦阴虚风动的学术思想,是滋阴熄风的代表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