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参考内科学)
Rh血型不合溶血病如何鉴别诊断?
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断方法
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诊断需结合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流程:
一、临床表现
1. 新生儿期表现
黄疸: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进展迅速。
贫血:面色苍白,血红蛋白降低。
肝脾肿大:由于髓外造血。
水肿:严重病例可出现全身水肿(胎儿水肿)。
2. 母亲孕期表现
抗体筛查阳性:抗D抗体或其他Rh抗体。
胎儿超声异常:如胎儿水肿、肝脾肿大。
二、实验室检查
1. 母亲检查
血型鉴定:Rh阴性。
抗体筛查:抗D抗体或其他Rh抗体阳性。
2. 新生儿检查
血型鉴定:Rh阳性。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
血红蛋白和胆红素:血红蛋白降低,间接胆红素升高。
外周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球形红细胞。
三、影像学检查
1. 胎儿超声
胎儿水肿:皮下水肿、胸腔积液、腹水。
肝脾肿大。
胎盘增厚。
2. 新生儿头颅超声
胆红素脑病:基底节区高信号。
四、诊断流程总结
母亲孕期抗体筛查阳性(抗D抗体或其他Rh抗体)。
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贫血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新生儿Coombs试验阳性,血红蛋白降低,间接胆红素升高。
影像学检查:胎儿或新生儿超声异常。
关键点
🔹 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显著改善预后。
🔹 母亲Rh阴性 且 父亲Rh阳性 时,孕期需密切监测抗体。
🔹 新生儿重度溶血 需及时换血治疗。
建议:Rh阴性孕妇应定期进行抗体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