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肾损害(参考内科学)
白血病肾损害是怎么回事?
白血病肾损害的病因
白血病肾损害是由于白血病细胞直接浸润肾脏或通过代谢异常、免疫反应等间接机制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白血病细胞直接浸润
白血病细胞可直接浸润肾脏实质、肾间质或肾血管,导致肾脏肿大、肾功能损害。
常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2. 代谢异常
(1)肿瘤溶解综合征(TLS)
大量白血病细胞在化疗后迅速死亡,释放细胞内物质(如尿酸、磷酸盐、钾等),导致高尿酸血症、高磷血症、高钾血症和低钙血症。
尿酸结晶沉积在肾小管,引起急性尿酸性肾病。
(2)高钙血症
某些白血病(如多发性骨髓瘤)可导致高钙血症,引起肾小管损伤和肾功能不全。
3. 免疫反应
白血病细胞或化疗药物可能诱发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导致肾小球肾炎。
常见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某些淋巴瘤。
4. 药物毒性
化疗药物(如甲氨蝶呤、顺铂等)可直接损伤肾小管或引起间质性肾炎。
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和免疫抑制剂也可能加重肾损害。
5. 感染
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进一步加重肾损害。
6. 其他因素
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肾静脉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影响肾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