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参考外科学)
肠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是怎么回事?
肠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的病因
肠道感染后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在肠道感染(如细菌感染)后发生,其病因主要涉及免疫系统异常反应。
1. 触发因素:肠道感染
主要病因:由特定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
沙门氏菌(Salmonella):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导致胃肠炎。
志贺氏菌(Shigella):引起细菌性痢疾,常见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
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常通过未煮熟的禽肉传播,导致腹泻。
耶尔森菌(Yersinia):通过食物或水传播,可引起肠道炎症。
这些感染通常在症状出现后1-4周内触发关节炎。
2. 免疫机制
病因的核心是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反应失调:
(1)分子模拟
感染细菌的抗原(如细菌蛋白)与人体关节组织(如滑膜)的抗原结构相似。
免疫系统在清除细菌时,错误地攻击自身关节组织,导致炎症和关节炎。
(2)遗传易感性
与HLA-B27基因密切相关;约50%-80%的患者携带此基因,它增加免疫反应异常的风险。
HLA-B27可能促进细菌抗原的呈递,加剧自身免疫攻击。
(3)炎症介质释放
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释放细胞因子(如TNF-α、IL-17),这些介质扩散到关节,引起肿胀和疼痛。
3. 风险因素
年龄和性别:常见于年轻成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
免疫状态:免疫功能低下或过度活跃者更容易发生。
感染严重程度:重度或 untreated 感染增加风险。
4. 预防和关联
预防肠道感染(如注意饮食卫生)可降低发病风险。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慢性关节炎。